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龍海波
當前,區域創新分工格局還沒有真正形成,創新要素資源共享不足,創新鏈與產業鏈對接融合不充分,區域科技合作機制的成效尚不顯著,這些都是推進區域創新改革試驗所需解決的關鍵性問題。觀察京津冀地區、廣東省開展的創新改革試驗,兩地都離不開核心區域創新改革的示范帶動,都需要高層級協商決策機制的有效運轉。兩地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有力舉措、存在的不足、面對的挑戰,對其他地方推進區域創新改革試驗都有借鑒意義。
各類試驗區需協同推進
當前,以國家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級新區為代表的各類試驗區互為支撐、聯動發展,成為推進區域創新改革試驗的重要平臺。對此,需高度重視對各類改革試驗的統籌謀劃,既相互銜接又有所區別,通過“一套班子、一種機制”協同推進,確保各類試點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
實踐表明,凡是創新改革試驗比較成功的區域,往往都很重視各類試驗區的統籌謀劃,確保區域創新發展的各類政策形成集聚效應,而非各自為政。比如,廣東省就專門出臺了《關于推動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發展的實施方案(2016-2020)》。與此同時,廣東省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按照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要求,以制度創新推進三地全面開放合作,努力打造粵港澳協同創新共同體。相對而言,一些創新改革試驗相對滯后的區域,往往熱衷于爭取“政策性帽子”,而忽視對已有先行先試政策的持續跟進,這種情況值得重視。
兼顧示范引領與輻射帶動
當前,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創新改革試驗在不同層面上穩步推進,跨行政區域特征日趨明顯,這是打破區域市場壁壘、促進要素市場一體化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突出核心區域的示范引領作用,應在試驗任務設計上綜合考慮已有的基礎好、具有明顯優勢的區域,使其能夠承擔更多的示范引領作用;另一方面,要強調核心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避免創新要素資源過度集聚,影響其他試驗區域的創新改革,尤其是一些擁有許多“政策性帽子”的核心區域,應合理明確創新改革試驗區總體定位,拿出各自的改革舉措,確保各項政策相互配合。
從兩地創新改革試驗進展看,在兼顧示范引領與輻射帶動方面都有待進一步完善。廣東省創新改革試驗示范引領區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廣州,依托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大平臺,現有與香港、澳門的科技合作項目及相關政策互認也僅限于這些區域。相比之下,依托珠三角其他7個國家高新區的地市在科技創新平臺布局、改革力度等方面較弱。在京津冀地區的創新改革試驗中,創新資源要素過度集聚在北京中關村,其示范引領作用遠大于對京津冀其他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且其輻射帶動作用主要表現在消費性外溢。但同時也應看到,已有創新改革舉措相繼在石家莊、廊坊、保定等地推廣,特別是雄安新區的設立,將進一步帶動河北省創新發展,逐步形成以北京中關村、天津濱海、河北雄安為核心的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新格局。
激發創新主體活力
近年來,各類創新改革試驗逐步推進,許多區域的先行先試政策對企業創新具有積極促進作用,但總體上看,企業創新意愿不高。與此同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由于受體制約束,人才自由流動及激勵機制尚未真正建立,科技成果轉化乏力,加之外部市場環境監管不力,使整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還存在一些不足。創新改革試驗就是要通過體制機制改革,為科技創新破除制度障礙,最大限度地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活力。其中,關鍵在于建立健全符合市場導向的創新激勵機制。
從調研情況看,廣東省創新改革試驗主要聚焦創新創業人才和新型創新平臺。一方面,通過開放式創新面向全球集聚創新創業人才,探索構建激發人才歸宿感和內在潛力的激勵機制;另一方面,突破現有組織框架組建各類新型科技創新平臺,探索構建激發組織運轉效率和集聚效應的激勵機制。京津冀地區創新改革試驗則聚焦創新聯盟和示范園區,主要通過激發創新平臺活力開展政策試點。比如,聯合相關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企業成立以科技服務和技術轉移為特征的創新聯盟;鼓勵跨區域并購、構建園區等區域合作模式,創新科技園區行政管理體制,逐步形成“一區多園”的創新發展載體。這些在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舉措,都進一步激發了創新主體的活力。
探索特色發展路徑
從已有改革試點推進方式看,不同類型的改革試驗在方案設計、組織架構、推進程序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然而,在具體主導方式和改革側重點上存在差異,這主要取決于特定區域的發展環境,區域創新改革試驗亦是如此。廣東省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創新改革試驗具有明顯的市場主導色彩,更多鼓勵基層大膽探索。相比之下,京津冀地區作為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行政資源、創新資源過度向北京集中,創新改革試驗的政府主導色彩較為濃厚。
具體而言,廣東省利用其獨有的地理、資源、制度優勢,通過構建高水平開放創新機制,著力打造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努力營造有利于創新活動的良好環境。廣東省的創新改革試驗充分凸顯了以開放創新為特色的市場主導模式,這也正是其基于自身區位條件、主導產業現狀和未來產業升級方向、珠三角地區的創新網絡演進等因素確定的區域創新發展戰略。京津冀地區被視為國內科技智力資源和創新資源最密集的地區,通過依托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京津冀創新改革試驗更加突出以協同創新為特色的政府主導模式,至少是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初期,政府主導具有重要作用。
各地應積極借鑒兩地的實踐經驗,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本地的區域創新改革試驗特色路徑。 |